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帝宙斯,一次派侍女潘多拉传递魔盒。在交给潘多拉魔盒时 ,宙斯叮嘱她万万不能打开盒子。然而,宙斯的告诫,反倒激起潘多拉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欲望,于是她不顾一切得打开魔盒,结果,盒子里装有的所有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
(责任编辑:admin)—— 摘自《希腊神话故事》 教育实例一:一年级学生刚来学校上课,什么都不懂,为了早日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也为了让孩子们远离危险,所以一开学我就响应学校的号召,警告学生不得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到学校操场上的活动区去玩,那里有单杠、双杠还有爬竿等,虽然下面是沙坑,但是由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不够,为防止他们受到意外的伤害,班主任老师总是三令五申:要学生不准去玩,说那里没什么好玩的,只是几根竿子而已。如果不当心还会摔下来,曾经有个学生就是因为没听老师的话,顾自己跑去玩,所以摔下来跌断了胳膊。虽然每天都在耳提面命的强调,苦口婆心的教导,但是后来我发现这样 “反复重复 ”的后果是激起了更多学生的好奇心,因此还是经常有学生偷偷的跑到那里去玩,而小事故也就经常不断发生。 教育实例二:贝贝是小学三年级( 1)班的学生,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坐不住,屁股下面像是抹了油似的,手和脚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最令人气愤的是,他的脾气很倔强。在家里从不肯自己完成作业,如果妈妈让他做作业,他就发脾气,不吃饭,不睡觉,不理人,妈妈越是要他怎么做,他就偏偏的妈妈对着干;在学校里,他经常说粗话,骂人,还打架,如果老师批评他,那么这一天我就别想听见他叫你一声老师,相反会有更多的学生来告状贝贝又闯祸了。对于这个学生真的好令人头痛呀! 如今,当人们对禁止感到理由不充分时,就会不可遏止自己的探究欲望,从而心理平衡会朝违反禁止的方面倾斜,使人倾向于做出反面的行为。这里我们移用潘多拉打开魔盒的神话,称之为 “潘多拉现象 ”。 面对学生的这些表现,我常常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查阅了很多资料,最终我发现这些表现的出现和学生的逆反心理有很大的关系,由此我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 逆反心理 ”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而且这一现象呈现出了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逆反心理 ,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因自身固有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我通过对本校三、四、五年级学生的一次不记名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有 15%——20%的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倾向,如:对于革命人物的宣传,学生的反应不仅冷淡,而且反感;有学生说: “我一见到他就反感,一听到他讲话就不舒服 ”;有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 “溜须拍马 ”;把向老师汇报情况帮助同学进步说成是 “出卖朋友,不够意思 ”;把劝阻同学打架看作是 “多管闲事 ”;把刻苦学习,努力为他人服务看作是 “傻瓜 ”, ……凡此种种,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这是儿童成长历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特别是中高段学生,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心智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思维,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其逆反心理障碍尤其严重。 一、 “潘多拉现象 ”是怎么形成的? “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 ——《心理学大词典》。换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 心理学大量的经典研究表明,探究周围世界的未知事物,是人类普遍的行为反应,是人在长期生物进化中形成起来的具有生物意义的稳定需要。对一件事物作不说明原因的简单禁止,会使这件事物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吸引力,使人自然地将更多的注意转移到这件事物上。另外,没有得到解释的禁止会引发起各种推测和假设。当人们对禁止感到理由不充分时,人们就找不到充分理由来遏止自己的探究欲望,从而心理平衡会朝违反禁止的方面倾斜,使人倾向于做出偷食禁果的行为。 学生中存在的逆反现象,部分就源于 “潘多拉现象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情绪失控,道德观念和社会化发展不成熟。他们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但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 ,常用自己的所得经验阻击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们忠告,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样,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 、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影响。 小学生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小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 “禁果逆反 ”。我们有些老师、家长禁止小学生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 “不要打架 ”、 “不要上网玩游戏 ”之类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对于被禁止、批判的电影、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却怀着极大兴趣去观看、查阅。 “被禁的果子是甜的 ”,好奇心驱使小学生有时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也许并不甜的 “禁果 ”。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 、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根本环境 ,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 ,直接影响着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 ,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 ,要求过严等 ,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 ,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 ,小学生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 ,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 ,在情绪上不满 ,进而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 ,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 ,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 ,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 ,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 ,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 ,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 ,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敬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 3 、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 ,这样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 ,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 ,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听说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 “差生 ”犯了错误时 ,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 ,即使 “差生 ”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 ,教师也不道歉。结果是 “差生 ”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 ,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 ,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 ,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费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 “请你不要忘记 ,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 ,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 4 、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晌。 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 ,小学生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对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小学生同辈中 ,小学生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 ,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 ,它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 ,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小学生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匀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 ,置身其中的个体小学生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 ;而小学生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小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小学生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小学生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 ,再加上小学生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 ,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为此 ,在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 ,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 ,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 ,想与同龄人交往 ,希望在班级里取得一定的地位 ,试图用各神手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甚至不借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5 、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 ,大众传播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日益扩大 ,不仅给小学生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 ,而上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 ,而忽视了对小学生受众群体的关照 ,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 ,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小学生的内容 ,却被小学生负面地接受了;另外 ,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 ,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 ,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 ,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小学生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二、 “潘多拉现象 ”的正确疏导。 潘多拉现象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如何引导这一心理机制。从另一方面来考虑,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但它毕竟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如果一个人说话办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着,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病态,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对什么事都看不惯,最终将会丧失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严重妨碍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因此必须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了促使学生健康、有序发展,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探究学生逆反心理的化解艺术,争取主动权。 1 、转变思想 ,充分尊重。 从形式上看 ,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 ,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学生。进而才会减少学生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教学成功案例 1: 记得有这么一个学生,他一直认为自己在老师眼里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对于老师的说教爱理不理,自己口里也老嘀咕:我是坏孩子,我是最差的。对于个人卫生更是不在乎。同学要求他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抽屉,相反,他却将座位搞的更乱更脏。经过观察,我挑选了一天放学时,请这位学生在教室里等我,告诉他我想请他带一封信给他母亲。当着他的面,我写了封信,随后我强调了好几遍,信是写给她妈妈的,不允许他擅自拆看,于是将信留在教室,称自己去取信封让他稍等。学生点头答应,但一脸的不情愿。我便走出了教室,我在教室外暗暗地观察着,没一会,发现这孩子谨慎的打开我的信读了起来,渐渐地脸上露出了微笑。稍后,我进教室将信封好交给了他。其实,孩子原本认为老师带信是为了告状,却没想到老师在信中写了他很多闪光点,并肯定、表扬了他。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之后的日子里,学生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观。这中间,我利用了学生禁果逆反心理,引导了孩子,达到了多次谈心都无法达到的说教效果。 2 、感情投入,密切关系。 对婴幼儿来说,父母亲的态度和行为应具有前后一贯性,这样,他们才能有把握地预测未来,也才会有安全感。儿童基于昨天什么行为被允许或得到赞许,他们便能推断今天的什么行为也会得到允许或赞许,他们对自己和未来便有了信心,便有了安全感。我们必须明确,对儿童造成威胁的,并不是毒蛇猛兽,也不是自然灾变,而是周围的人尤其是负有养育责任的人的行为疏忽或失误。如果孩子今天的什么行为得到赞许,什么行为受到制止,并不取决于父母的一贯态度,而取决于父母此刻是否头痛或消化不良,取决于父母今天的心情是否愉快,甚至是取决于父母打麻将牌的输赢,那么,儿童深埋着的不安全感,是将来患神经症的一个重要根源。 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和,意见分歧,孩子便不能(至少很难)形成评价事情好坏的统一标准,也就不能发展无冲突的价值观。很多青年人的心理冲突可以从父母教养原则的不一至性那里找到根源。 3 、同辈指导,有效控制。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 “领袖人物 ”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4 、分析导向,建构认知。 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小学生往往还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常常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进行模仿,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含着的积极、合理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把它提出来置于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小学生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这也可预防、消除逆反心理。 教学成功案例 2: 针对 “教学实例一 ”,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体育课上,我请体育老师协助,让他给学生示范几个动作,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但是有很多学生都无法完成甚至有学生还从爬竿上摔了下来,幸亏有老师在旁边帮助,要不然就闯祸了。当很多学生亲身经历了这一场景,他们明白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活动,如果没有老师在旁帮助,那么后果就会很严重。等他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我再和他们商量,只要老师有时间,那么我们就一起去活动,不要再个别行动了。从此以后,学生再也不去那里玩了,当然事故也没有发生过。 5 、积极鼓励,合理调适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小学生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小学生逆反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啻是个好办法。 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小学生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是谁说逆反心理只会带给人们无奈呢!它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求知欲望,帮助他们创造生活中的奇迹!作为教师,我每天都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话,每一个孩子都是可教育的,我坚信!我用师者广博的生命之爱,民主思想去尊重每一个孩子,浇灌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让他们思想接触过的东西,在每个人成长的历程中留下永恒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