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成果学术评价量化评分表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反响量化评分表
关于《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反响量化评分表》使用说明 一、关于“评分表”使用的原则 量化评分所得的分数,是评价成果的依据。评委在评价一项成果时,要进行综合考评,最后通过投票表决,决定其取舍和所进入的等级。 二、关于立项 1.国家级立项的重点课题,计分时在原级别应得分数的基础上加3分。 2.省级立项的重点课题,计分时在原级别应得分数的基础上加2分。 3.地厅级立项的重点课题,计分是在原级别应得分数的基础上加1分。 4.自立课题不计分值。 5.课题有立项单位鉴定的,鉴定结果为国家级优秀的,计分时可在原级别应得分数的基础上加3分;鉴定结果为国家级良好和省级优秀的,计分时可在原级别应得分数的基础上加2分;鉴定结果为省级良好的,计分时可在原级别应得分数的基础上加1分。 三、关于出版级别与报刊级别 1. 国家出版管理部门没有明文规定出版的级别。鉴于此,要遵循人们的约定俗成来区别报刊的级别。 2. 一级报刊,是指国家办的或代表国家级水平的报刊;每个学科公认在全国属于最高一级或权威的报刊,可视为一级。一级报刊可分为A一级和B一级,A一级报刊计分时在原级别应得分数的基础上再加2分。 3. 二级报刊,是指代表省级水平的报刊,凡是批准我省有关部门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均可视为二级报刊。二级报刊可分为A二级和B二级,省部级办的报刊中,入选CSSCI来源期刊或“中国期刊方阵”的期刊(指成果发表当年入选),可视为A二级报刊。A二级报刊计分时在原级别应得分数的基础上再加1分。 4. 低于二级的公开出版的报刊,为三级报刊。 5. 港台出版的著作或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按二级计分。 6. 在国外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章,计档次分时,参照我国的档次计分级别。 7. 一级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再版一次加3分,再版二次加5分;二级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再版加1分。 四、关于引用 引用,是指一项成果发表后,其观点被其他作者在论著中引用,引用的标志是引号内的原文,或指出作者名字及观点。只列为参考文献的不作为正式引用,按一、二、三级,分别计3分、2分、1分。在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中几处引用或几处列为参考文献的是同一内容的,只计一次分。网络对成果的引用,具有学术性的,计2分,不累加分。作者引用自己著作或文章的观点,不计分。CSSCI被引文献检索按照引用著作或期刊的级别可作为引用计分依据。 五、关于转载 转载,是指一项成果发表后,被其他报刊所转载,或被其他著作、文献所收入。被转载成果的标志是:注明了转载文章的来源(如一篇文章在几个报刊发表,未注明转载,不计分,评委在评选时可考虑这个因素)。作者申报时,必须附转载的原文。对文章部分转载或观点摘编的,计档次分时,只计该档次分的一半分,计追加分时,只给追加分数的一半分。《新华文摘》等在全国具有权威性的A一级期刊的论点摘编按B一级期刊的全文转载计分。列为书目和文章篇目索引的,可按一级和二级,分别计2分、1分。 被列为国际四大检索的成果,按一级计分;网络对成果的转载,具有学术性的,计2分,不累加分;具有商业性的征文“入编”通知类,不计分。在网上下载的原刊原文,不计分。 六、关于采用 采用,是指一项成果或被实际部门所采用,或被教学部门采用为教材,或被党政领导批准列为决策加以实施等。采用可按采用单位级别计档次分。成果在国际、国内专业性学术会议(仅指官方举办)上的交流和发言可按采用分别计3分、1分。 七、关于批示 对于应用性成果,如果有领导批示,批示属于肯定性评价的,可按批件的级别计档次分。 八、关于相关系列成果 相关系列成果,是指公开发表的、与所申报成果密切相关的前期成果和后续成果。相关系列成果达到三个以上(包括三个)的,可选一个代表作按发表的报刊或出版社级别加分。 九、几点说明 1.初评打分,是初评评委依据申报的材料,按取分规定所打的分数。 2.分数统计,对“社会反响量化评分表”所设的各取分项所得的分数依次相加,所得的总和,即为该项成果所得的分数。 3. 一项成果如有多级别、多次的报刊引用或转载,三级报刊只计一次分,不追加分;二级报刊可以追加一次,加3分,A二级加4分;一级报刊可以追加二次,每次加5分,A一级每次加7分。 一项成果如有多级别、多次的采用及领导批示,地厅级只计一次分,不追加分;省级可以追加一次,加2分;国家级可以追加二次,每次加4分。如果成果被列为省级决策,在原省级采用或省级领导批示的基础上,可追加2分;如果成果被列为国家级决策,加分可翻一番。会议交流与发言不进行累计加分。以上追加分可选最高分累计,但累计最多不超过三次。 4.成果获过奖励的,不计分,评委在评价时可考虑此因素。 5.著作的部分内容以文章的形式在多个报刊上发表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以著作或文章的形式在多个出版社出版或多个报刊上发表的,只计一个最高分,不再累计加分。公开发表的内容引起的反响,可按本说明进行累计。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日 |